大同招聘网新闻,大同招聘网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大同人才网 >> 大同招聘网资讯 >> 大同新闻 >> 融入京津冀 专家把脉大同产业转型
融入京津冀 专家把脉大同产业转型
2014-05-01|资讯来源: |查看: 3938
4月27日上午,首都北京,海淀区中国科学院大学会议室,大同市产业转型发展规划专家咨询会在这里举行。
  
  着名经济学家、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成思危教授,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袁喜禄研究员,北京大学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城市和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孙久文教授等在区域经济、产业转型研究领域堪称重量级人物的专家学者百忙之中专程赶来,为寻找大同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径”把脉支招。
  
  “向东,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是大家热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缘起  成思危坐镇规划制定
  
  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大同调研时强调,大同要聚焦优势产业、加快转型跨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3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举办期间,市委书记丰立祥恳请莅临赛事的成思危教授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指导把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俊明就编制大同市产业转型规划专程赴京拜访成思危教授,并与相关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去年11月,成思危教授点将,由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敏俊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到目前,历时半年多,《大同市产业转型跨越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已初步成型。
  
  《大同市产业转型跨越发展规划研究报告》紧扣大同的城市定位,就大同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基本思路、发展路径等进行阐述,对能源、煤化工、电力、装备制造、医药、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进行了前景分析。
  
  此次在京召开专家咨询会,意在征询专家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报告,为大同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李俊明专门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提出了明确的修改意见,市委常委、副市长操学诚,市发改委负责同志到会,认真听取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建议。
  
  建言  抓机遇寻找专属路径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新机遇,我市如何走出一条专属于自己的特色转型之路?如何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发展?专家们畅所欲言,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成思危教授认为,大同很有发展潜力,能源供给充足、交通四通八达,又具有距首都北京很近的区位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外围完全可以扩展到大同,这是难得的发展机会。如何抓住机会,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其意义深远。
  
  袁喜禄研究员认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德国鲁尔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对于我们摆脱资源依赖、发展创意文化等具有借鉴作用。他说,大同要好好发掘靠近京津冀消费市场、绿色资源富集等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产业转型与城市转型、功能提升等齐头并进,塑造城市新形象。
  
  杨开忠教授指出,产业转型重在一个“新”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大同要有“新定位”。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强化宣传大同作为首都市民休闲养生基地“新生活”理念,发展节水农业、都市化农业等“新农业”,构建“新交通”体系,谋求独具特色的转型之路。
  
  孙久文教授认为大同在选择发展路径上可以更“综合”一点,立足煤炭、电力、煤化工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又要积极与京津冀对接,承接其产业转移。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教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二五”规划专家组成员樊杰,中国科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英研究员,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赵国浩教授等也分别就做好环首都经济圈这篇大文章,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跳出大同看大同”,构建产业“新体系”等提出了不少好建议。
  
  时过中午12时,专家学者们激情洋溢的发言依然意犹未尽。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向东,走出去,布局产业转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无疑,大同的路,任重而道远,但主动作为、积极融入,自信大同的发展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大同招聘网保安招聘大同招聘网司机招聘大同招聘网会计招聘
大同云冈区大同开发区大同招聘网山西博才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