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招聘网新闻,大同招聘网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大同人才网 >> 大同招聘网资讯 >> 大同新闻 >> 从地下“乌金”迈向云端智算 大同全力打造算力之城
从地下“乌金”迈向云端智算 大同全力打造算力之城
2025-11-18|资讯来源: 大同人才网|查看: 128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历史交汇点,回望来路,大同这座曾以煤著称的城市,努力从地下“乌金”迈向云端智算,实现由“能源输出”到“算力供给”的华丽转身。

  这五年,我市紧紧围绕“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按照数字大同整体布局,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全力打造京津冀数据服务地,奋力建设算力之城和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据资源体系,构筑数字产业生态,推动全市由“输煤炭”“输电力”向“输数据”“输算力”转变。几年间,一个个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上下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显现,产业生态蔚然成林。

  天时地利让产业发展“如虎添翼”

  初冬的大同,天气清冷,落户阳高县的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却一派生机勃勃。

  走进机房,只见一个个机柜依序而列、信号闪烁,数学计算、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服务无形地进行着,从这里迸发出的澎湃算力,正时刻为京津冀地区的量子通信、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提供支撑。

  “从气候上看,大同年平均气温7.3℃左右,可谓‘自带空调’的绿色算力宝地,大大节省了服务器散热需要的成本。”山西中云智谷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政府事务经理王凯强介绍,并且,这里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大约200千米,单向数据传输延迟仅3毫秒。3毫秒是什么概念?通常民航客机的巡航速度大约是每小时900千米,3毫秒飞行距离0.75米,而数据通过光线转线早已跨越200千米抵达北京。

  天时地利,是大同“拥抱”算力的天然禀赋;充足的能源供给与不断攀升的绿电占比,则构建起坚实可靠的动力基石。

  在政策面,我市出台《大同市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同市国家级标注基地建设方案》《大同市关于加快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就业的若干措施》《大同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实施“数基提质”“数标扩容”“数通全域”“数企繁荣”“数智赋能”五大行动,构建起“顶层设计+政策保障+资金扶持”的完整政策体系,为全市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憩。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秦淮数据、京东智能算力数据中心、抖音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中联绿色大数据基地、秦云超级能源综合体等5大头部企业标杆项目。同时,围绕服务器制造、新能源开发、数据标注、人工智能、数据资源等增值环节,形成算力从供应到消纳的上下游全产业链,对带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截至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完成66.1亿元,同比增长10.0%,占GDP的比重达到3.7%;截至目前,全市算力产业累计完成投资700多亿元,投运服务器74.5万台,预计今年用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城市算力分指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三。

  数据标注产业进入“国家视野”

  2022年省政府对我市打造“云中声谷”产业品牌,培育发展数据呼叫(标注)产业稳就业保民生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通报表扬;2024年5月,我市承接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使命……

  “十四五”期间,我市紧抓“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机遇,以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将数据标注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夯实基础设施、培育产业集群、深化场景应用,推动数据标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创新活力加速释放,让数据标注产业进入“国家视野”,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也为全国同类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大同路径”。

  “我们建成了1个数据标注技术创新平台,覆盖7个重点行业的316个高质量数据集;成功引育了近70家数据类企业在同聚集;将金贸大厦、东风里基地等19万平方米的国有闲置资产改造为现代化的标注职场,全市数据产业从业人员累计超过3万人,其中本科以上高水平标注人才突破千人。”市数据局数字经济科科长张科亮出我市标注产业的“家底”,并欣喜地表示,这份“家底”还在快速厚植。

  为实现“产教融合、无缝衔接”,2025年5月,全国首所数据科技职业学院高水平建设完成,正式揭牌。走进占地300多亩的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化教学楼鳞次栉比、智能实训中心设备精良、图书馆功能完备、智能化学生公寓温馨宜居,一座现代化数字人才培养高地拔地而起。该学院已与本地11所院校共建实训基地,通过“企业出岗位,学校定向培”的模式,让学生“上学即上岗”,每年可定向培养超过3000名数据标注人才,打通了从“校门”到“厂门”的“最后一公里”。

  为让标注向更高阶领域突破,我市还积极探索“行业+特色”的价值挖掘模式,与同方知网共建“知识数据深度标注基地”,攻坚知识图谱等前沿领域。与此同时,我市深耕本地特色,完成了云冈石窟1.2P文物数据的标注,打造了“数据要素×文物保存”的创新范式,让千年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数据要素与创新生态“双向奔赴”

  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正以其独特的“乘数效应”,赋能千行百业,推动数据从“静态资源”向“发展动能”转变。

  将分散于各部门的户籍信息、住房情况、企业信息等业务数据汇聚至“数据池”中,打破“信息孤岛”,是做好数据应用的第一步。

  “十四五”期间,我市完成市政法系统、市场监管、人社、医保等31个部门的数据对接及治理,归集数据量达70.94亿条,为后续数据要素的共享应用筑牢数据基础。

  并且,我市结合大同产业特色,深度挖掘能源、文旅、交通等行业数据资源,为综治、文旅、养老、政务、城管、交通等多个领域提供有力赋能,实现效率提升和模式创新,呈现出显著的“乘数效应”。

  据了解,在能源方面,我市与山西晋云互联科技公司联动,采集煤矿场景图片147.33万张,数据样本11.01万个,汇聚形成相关数据集248个,赋能煤矿安全和煤矿生产。文旅方面,利用云冈石窟“数据要素”资源,形成图片数据集354万张、音视频数据集1574个、档案数据集12182卷、文献数据集13183本、洞窟三维模型数据集4971.39GB,为考古研究、文物监测、保护修复、展示陈列等多领域提供数据支撑,“云冈文物数据活化利用”入选国家数据局示范场景。交通方面,联合文远知行,打造自动驾驶高质量数据集,2D红绿灯、2D障碍物、道路全语义分割等数据集,标注量级达500TB;3D障碍物标注17W帧,元素量级1050W,存储量级1TB;3D路沿线标注57W帧,元素量级1220W,存储量级2TB……一组组跃动的数字,不仅是 算力之城建设的有力见证,更为我市勾画出迈向智慧未来的坚实足迹。

  当“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一幅更有温度、更显智慧、更具效率的城市图景正徐徐展开。

  DeepTong智能体应用,是“数字大同”贴心服务的一个缩影。这“位”由市数据局和京东科技联手打造的“智能助手”,在公共资源交易、市民热线服务、不动产交易、精准招商引资等方面深度融入大模型应用,可有效提升政府服务效率。“目前DeepTong已嵌入‘云中办’应用,同步对接12345政府服务便民热线。”京东科技架构师张楠介绍,作为我市智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DeepTong下一步还将与大同智能城市数字底座深度融合,在政务提效、民生服务等丰富场景融入大模型应用思路,以不断提升服务和政务效能,打造更加智慧、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为建设算力之城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时光不负耕耘,成就见证汗水。近年来,我市数据要素应用成果斐然——2024年,云冈研究院“数据资源汇聚融合,赋能文物保护利用”案例在“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文旅赛道第1名;在近期落幕的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山西分赛中,我市参赛的文旅融合、社会治理、智慧农业等领域案例表现亮眼,共斩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此外,今年8月大同又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试点市,也是山西唯一入选城市,标志着我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再获“国字号”认可。

  回望过去五年,大同数据领域的建设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昂首面向未来,我市还将以算力产业为核心引擎,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全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数据要素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好“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全面推动算力之城建设持续向“新”而行,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大同招聘网保安招聘大同招聘网司机招聘大同招聘网会计招聘
大同云冈区大同开发区大同招聘网山西博才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