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招聘网新闻,大同招聘网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大同人才网 >> 大同招聘网资讯 >> 大同新闻 >> 19处未发掘“万人坑”完成立碑保护
19处未发掘“万人坑”完成立碑保护
2014-07-15|资讯来源: |查看: 3760
自2009年首块大理石保护碑在忻州窑矿杨树湾树起,目前,大同矿区19处尚未发掘的二战期间死难矿工“万人坑”遗址,已全部立碑保护。记者日前从大同煤矿 “万人坑”二战历史研究会获悉,为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日军暴行实证,研究会进行了长达5年的努力。
  
  记者日前在部分“万人坑”遗址注意到,由大同煤矿 “万人坑”二战历史研究会设计完成的保护碑高1.1米、宽0.8米、厚约0.1米,全部为黑色大理石制成。碑体正面刻有白色的“二战期间大同死难矿工遗址”字样,背面刻有大同煤矿“万人坑”形成的概述。
  
  据研究会负责人介绍,自1937年9月13日大同沦陷后,早已打定“以战养战”主意的日本侵略者,立即侵占全部煤矿,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将他们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诱骗、强抓的劳工严密圈禁,开采侵略战争急需的煤炭资源。因长期遭受非人虐待,大批工人死于非命,被残忍地抛进矿井周围的山沟、河床、矿洞,形成白骨累累的“万人坑”。解放后经幸存矿工指证,除已得到发掘的煤峪口南沟“万人坑”外,煤峪口的台山一道沟、大水涧半沟,忻州窑的豆角沟、杨树湾、南山沟、南山梁,永定庄的后沟、瓦渣沟、大南湾,同家梁矿的油厂沟、凡水湾、黄草洼,白洞的后店窑沟、小店窑沟、郑家沟、石人湾,四老沟的城隍庙、三井沟、井沟,都有类似的“万人坑”。
  
  随着“两区”改造,上述地段居民纷纷搬迁,特别是一些了解“万人坑”分布情况的老矿工相继离世,这些侵华日军残害矿工的实物证据极有可能被遗忘。为此,从2009年起,大同矿区“万人坑”二战历史研究会决定对遗址进行立碑保护,让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国耻。在同煤集团的支持和帮助下,研究会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分期分批地完成了19处未发掘“万人坑”的立碑保护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大同招聘网保安招聘大同招聘网司机招聘大同招聘网会计招聘
大同云冈区大同开发区大同招聘网山西博才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