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59岁的阳高县龙泉镇姚家庄村村民孙淑兰因病做过手术,无法外出务工,丈夫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以前家里收入全靠种植玉米,一年到头土里刨食。如今,足不出村就能挣到钱,多亏家门口的好产业!”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姚家庄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开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村党支部书记姚鲜军带领“两委”干部,动员村民流转土地统一建大棚。村民们一开始心里没底,这模式能行吗?为此,姚鲜军从自家亲戚、朋友开头,挨家挨户去村民家讲政策、说道理,“不能只看租地一项,园区建起来,打工收入是大头!”三番五次,磨破嘴皮子的动员,终于解开村民的心结。一年多时间,909栋大棚拔地而起,千亩蔬菜产业园区在姚家庄村扎下根。
在蔬菜产业园区带动下,从每年3月开始,村民们就有活儿干,翻地、撒粪、围苗、采摘……闲不住的孙淑兰,也早早就来到大棚,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前些天,采摘朝天椒按斤论,干一天能有120元的收入。”孙淑兰说道,“感谢党的好政策,种植大棚让我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实现了家门口增收致富。只要肯干,就有钱赚!”姚鲜军说,一个大棚每年用工花费至少5000元,909个大棚就超过450万元。园区不仅给本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的好机会,还吸引了王家庄、沙河台、柳家泉等周边村的劳动力来打工。
产业兴,乡村旺。设施蔬菜大棚联农带农兴业富民,姚家庄村是阳高县的一个缩影。2024年,全县设施蔬菜大棚45206栋,形成5个千亩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达到6万亩,辐射带动3万余农户直接或间接受益,户均增收1.5万多元。
“办好农村事,增加村民收入是关键。未来我们还要继续谋划园区建设,与周边村组团打造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呢。”谈及下一步打算,姚鲜军信心满满。
灵丘县50余名干部职工成为持证红十字救护员
日前,灵丘县举办首个机关干部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及救护培训班,来自县直机关单位的50余名干部 ...
让黄土高原的蔬菜香飘世界
他放弃北京体制内的“铁饭碗”,回乡直面蔬菜烂在地里的痛心场景;他用国际认证“叩开”欧美市 ...
中车大同公司联合科创基地揭牌
近日,中车大同公司张志和工作室转向架分厂党委联合科创基地(以下简称“联合科创基地”)揭牌 ...
平城区环卫集中清理古城街巷油渍顽疾
为进一步优化古城环境卫生品质,提升市民和游客出行体验,日前,平城区环卫服务中心抽调骨干力 ...
大同市上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为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近日,根据我省有关通知要求,经市政府批准,市民政局和市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