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招聘网新闻,大同招聘网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大同人才网 >> 大同招聘网资讯 >> 大同新闻 >> 晋创谷·大同”助力大同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晋创谷·大同”助力大同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2024-05-23|资讯来源: 大同人才网|查看: 277

夏日的大同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地上,一处处项目现场热火朝天、一个个特色产业加速聚集……我市正全力以赴把开发区打造成大同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冈经济技术开发区、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处,对各经开区依托自身的能源资源优势、自然区位优势等,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赛道、能源赛道,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工作展开报道。今起,本报开设“当好‘桥头堡’ 争做‘主力军’——经开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巡礼”专栏,陆续刊发一线记者采写的稿件,全面展现各经开区发展亮点和成效。

  4月3日,随着大红的绸布揭开,“晋创谷·大同”的字样在金色牌匾上格外醒目。这是继太原先行区之后全省第二家“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是我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建设‘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殷切期望。作为我市工业经济主战场,大同经开区要坚定扛起全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排头兵责任,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乘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春风,全力助推‘晋创谷·大同’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大同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祝日杰说。

  据了解,“晋创谷·大同”由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智酷公司合作运营,规划占地面积39.2万平方米,充分发挥大同市区位优势,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聚焦新型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构建“北京研发设计、大同中试制造”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建设京晋协同创新生态新高地、中关村高质量发展协同区和山西产业转型升级试验田。

  在前期筹备过程中,我市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进行了多次密集互访,推动双方在更高层次、更多领域、更广空间进行深入合作交流,达成多项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为平台的实体化运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按照规划,“晋创谷·大同”将分为三个阶段建设。在起步期阶段,获批山西省中试基地1个,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四上”企业19家,实际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聚集一批成长性高、带动引领作用强的科技型企业,实现创新要素、企业资源、产业人才的初步集聚。到发展期阶段,获批山西省中试基地4个,引进高新技术企业45家,新增“四上”企业70家,实际利用外资7442万美元,基本构建起类中关村科技创新生态,产业联动和创新辐射效应明显提升,具备承载新经济发展的能力。到推广期阶段,获批山西省中试基地7个,引进高新技术企业60家,新增“四上”企业110家,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完全融入中关村示范区发展体系,实现与中关村协同发展,建立起成熟的高端生态体系。

  “发令枪”已经鸣响,大同经开区如何瞄准“信号灯”坚定前行?

  大同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夯实产业基础优势,强化要素保障优势,完善政策支持优势,按照“一个定位、两个功能、三个保障”的思路,全力助推“晋创谷·大同”的建设发展按下“加速键”。

  以“北京研发、大同中试”“北京研发、大同制造”为定位。“我区牢牢聚焦科技(先进制造业)和能源赛道,建立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区,依托各类中试基地和独特的应用场景,形成‘研发设计在北京、科技中试在大同’的发展模式。同时,利用北京丰富的创新要素,发挥大同比较优势,吸引适合在大同生产制造的产业落地,实现‘研发孵化在北京、产业基地在大同’的离岸孵化模式。”大同经开区新材料新能源招商服务中心主任姜何说。

  围绕“晋创谷·大同”创新驱动平台的科技创新功能,大同经开区全力打造“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姜何说:“具体来讲,就是根据大同企业的技术需求,对接京津冀相关专业能力领先、具备行业领军人才的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打造服务企业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供给的精准对接平台。借助中关村技术、管理、品牌、服务等优势,将创新基因植入园区,谋划共同发起产业发展协同基金,打通各类高新技术到大同落地的创新链条堵点断点,形成覆盖原始创新、创新孵化、产业化全周期服务体系。”

  围绕“晋创谷·大同”创新驱动平台的产业导入功能,大同经开区按照科技园定位和中关村体系产业布局,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落地平台,加强与京津冀企业配套协作,积极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溢出效应,实现与北京的错位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大同经开区还将依托已建成的3.3万平方米创新中心、7.4万平方米中试车间和28.5万平方米产业基地,以全省唯一一家运营成功的大同经开区增量配网试点为契机,打造低碳园区示范工程,强化载体保障;依托《大同中关村科技园政策措施》,强化政策保障;借助中关村人才资源优势,落实我市“双十六条”人才政策,聚焦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订单式”培养创新人才,强化人才保障。

  下一步,大同经开区将立足现代医药和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主导产业,依托“晋创谷”创新发展平台,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建设,创新运营管理、成果转化等体制机制,深度链接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资源,引进一批牵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项目,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最后一公里”堵点,打造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强磁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大同招聘网保安招聘大同招聘网司机招聘大同招聘网会计招聘
大同云冈区大同开发区大同招聘网山西博才网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